豆哥国庆环太湖Day4:渔洋山(常州-太湖-苏州)
路线:
游记:
恐龙园一天很紧张,很早起床,很晚回到房间。答应豆哥第二天可以自由行了,目的地苏州,晚上到达西山岛就行。晚上睡得很好,自然醒也没有太晚。豆哥说他不想把出来旅游的时光浪费在房间里,醒来很快就洗漱完毕,穿上衣服,收拾好箱子退房。
在先吃早餐回来退房,还是退房拉着箱子去吃早餐这个事上豆哥选择了后者,这样节省时间。但我们漏了一点,那就是哪里有早餐,坚决不吃昨天早上的汤面了,一定找个包子油条这种早餐铺。查了下开车过去三公里的一个巷子里但不好停车,于是豆哥领着他爸瞎晃悠。拉着箱子走了四五百米,找到了一个牛肉汤的店。
牛肉粉丝汤、鸡丝鸡蛋汤,还有脆脆的烤饼,俩人吃的连一点汤渣都不剩。豆哥说这是他这两天吃的最舒服的一顿早餐了,不但比昨天恐的汤面好吃,比前天酒店的早餐也好吃。吃饱了心情好情绪就是高,拉着箱子原路返回也浑身是劲。
下车库找到那个民防干厕所的位置,也就找到了车。目标苏州,准备一路狂飙。很快就上了高架,虽然不是高速,但也基本可以开到八十左右,不堵,开得很舒服,聊得也很欢乐。开了很久才导航到一个高速入口,前面车在排队,看着隔壁车道四五辆车追尾在一起,好在好像速度都不太快。豆哥兴奋地趴在车窗看,老司机提醒他要专注自己的方向盘,不要光看热闹。
高速有一段能看见太湖,豆哥很兴奋,昨天一整天憋在恐龙园,一天没见太湖了。更兴奋的是当导航屏幕出现一大片无边的蓝色区域,我们开到太湖里面了。对,我们开到太湖下面了。太湖隧道顶上的蓝天白云图像很舒服(开车太快没有照片,从链接的新闻稿里提取了一张和那天看到类似的照片),不只是前排的驾驶员开着舒服,坐在后排看热闹的更是瞪大眼睛这边瞅瞅那边瞧瞧。豆爸之前只是修过铁路桥,当时秦沈客运专线我们的桥边上有几个小铁路涵洞的工地去过。单位的老师傅有修过隧道的,我们河里面修桥墩时都得费劲搞围堰把河里的水排到周边再施工,湖里面修这么长一个隧道至少得把太湖隔成两段,在中间施工,难度之大超出了豆爸这个半拉子工地人的想想。
在一个很小的出口下了高速,接着开进了一段很窄的村庄间的公路,车不多,很安静。豆哥正在吐槽这个导航瞎导时,车子已经七拐八拐地拐到了太湖边。原来出发前选路线的时候专门选了一条沿太湖最多的路线。这算上了正路了,我们来到了苏州的太湖。
和前面几段环湖的公路一样,越往里碰到的环湖骑行的车子越多。好像还有摩托车跟着的,我说猜那个摩托车是给边上自行车提供后期保障的,豆哥觉得我在瞎扯。
和前面几段一样,停在湖边的车也越来越多,这边湖边和公路有比较宽的一片小树林,车子都停在树木稀疏的草地上,比起前面几段只能强行在公路上靠边,这种管够的停车场倒使得俩人选择困难了,比一大片空车位停哪个那种选择困难还要困难。不知道停哪里,贪婪地不知道想看哪处风景。昨天前天在园区里可憋坏了,就想着在湖边撒个欢。最终还是随便方向盘右转开下公路停在了树林一处。
湖边草地上很多搭帐篷打牌、野餐的。其中看到一家支了个炉子在烧烤,豆哥凑在跟前看了好半天。沿着湖边往前走了不少,停下来坐在湖边才想起来爷俩各自手里就拿了一瓶水,车上吃的一点没带下来,干坐着有点单调。特别是豆哥又惦记上刚才湖边那家烧烤越想越馋,虽然出发前刚吃过早饭,居然有点饿了。午饭也是动力源泉,起身继续赶路,目标光福的二十八里太湖船菜。
往前开绕过一片庄稼地,进入了类似开发区的市区。路特别宽,路上车并不多。开着开着豆哥居然尖叫起来,原来隔壁开来了有轨电车。不同于在长春见到的跟传统火车类似宽窄的那种有轨电车,这种电车貌似更宽一些,和武汉光谷的好像有点像。也许是和电车有缘,在一个路口居然开过了,需要往回掉头,正好左边有个电车开过来,豆哥欢呼声中我们和电车并排飚了把速。不知道豆哥手表有没有完整拍下来,开车司机的手机里没有,只好先这里来个图。
继续往前开往吃饭的目的地,居然真的是情绪到了,越走越饿了。豆哥这才总结刚才路径规划有点不合理,没有吃饭在湖边上停留太久了。那还能怎么办,油门表示下,抓点紧吧。终于在一个类似小镇的河边上找到这个太湖船菜。
很大的一个饭店,和之前坐在座位上扫码点菜不同。饭店门口把各种菜的配料塑封好放在哪里,每个菜边上一组牌子,需要点哪个菜,直接去拿牌子就好了。每个菜分量看着都很大,并且每个看着都很好吃,两个饿汉居然不知道怎么选。选好后在一个靠窗的四人位置坐下来,窗外小桥流水,很惬意。才发现这几天居然都没有好好吃中饭,三国城和恐龙园的中饭都是讲究来的。菜上来果然分量都很大,另外发现不管鱼、肉、虾,还是腊肉、肘子,不管口味红烧还是炒的,居然两个北方人都感觉居然咸味都比较重。菜量实在太大了,俩人可劲吃,还是有些没吃完。
吃饱饭继续赶路,晚上西山岛休息,下午大片时间选一个经典的地方好好玩下。也没有做什么攻略,从豆哥这几天的安排看,恐龙园、三国城这些去过了,今天一定选一个自然风景的,最好是跟太湖比较亲近的。于是在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太湖渔洋山风景区中间选一个。虽然两个都要门票,选后者的原因是离西山岛更近一些,在一个路线不太熟悉的地方离晚上睡觉地方近一点总能安心一点。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出发点对,但过程却要曲折很多,也可以理解成精彩很多。
主打就是一个稀里糊涂,稀里糊涂导航没找到公园正门停车在一个小路口,稀里糊涂从小路上山居然无意逃票了,看完夕阳稀里糊涂下山找不到车了,稀里糊涂打车去找车景区封路车不让进了,天黑黑的傍晚饥寒交迫在深山里沿着公路走了两三公里没找到车。有点精彩,慢慢道来。
从太湖船菜出来目标渔阳山这段基本上都在太湖附近了。先穿过一段很窄的山间公路,路上能看到不少拿着登山杖的路人,看面貌是刚下山。穿出来就到了太湖边,极致美景的太湖边。湖面开阔,两三点的阳光从湖面上反射出来,小学生作文的大镜子用在这里及其贴切。这段湖在车行的左手边,右手边都是各种风格的民宿和饭店,每家下面人都很多。公路挨着湖边,车子沿着公路两边停满了,加上不时有人从湖边穿过公路去右边民宿,要开的很小心。
按照导航的目标已经进入渔洋山景区了,但是景区大门在哪里,开过好几个疑似的门口,询问路人也没有人说清楚,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开,在一个小路附近看着有登山者走下来,判断这条路至少能走上去。于是车停在路边,和豆哥各自包里背了几瓶水就准备沿着那个小路进山。从最后脚步绘出的步行地图看,俩人正好从正门的反方向进入的,可能也可以称为后山吧。
开始的一段可以车行的公路不算陡,走了一段豆哥说刚才应该直接车子开进来。确实可以开进来,但是整段路走过来没有迎面碰到反方向下山的,也没有看到前面后面有同行的,有点慌兮兮的。但是豆哥却很有兴致,两个大男人,前几天刚爬过十公里的西湖群山,这点强度简直毛毛雨。走了一会儿后面有个人超了上来,一看就是本地人,背着手拿了个玻璃水杯,跟走在自己村头一样闲庭散步地就把我们超过了,很快就超的没影了。
好在公路上山没有分叉,就一直往前走,直到前面无路可走了。有个大门锁住了前面的路,这怎么办。我有点怂了还是往回走,接着开车找景区大门吧。豆哥说,那刚才那人上哪里去了。走近一看,那个锁起来的大门边上铁丝网有个大窟窿。钻过去前面是木质台阶的上山路,挺陡的,但是每段很规则,先几段上升的,然后一小段水平的,整个就是架空在山里树林间的梯子。山林里树木比较密,木质台阶和树很近,走起来有点闷,豆哥走走就想歇。还好距离不是很长,走了二十分钟差不多I就走到了台阶终点。
终点一个大木门,居然也锁着。但是边上木栏杆不高,豆哥就带着从栏杆上翻过去,就走到了一个大路上。比刚才走过的一段公路和台阶的上山路要干净整洁,关键能看到很多人了。好像从安静的动物植物的世界走到人的社会了,这下确认了,我们这才是真进了景区了。有个跟着家长走的小朋友一直朝豆哥看,估计是在惊讶这是从哪里杀出的一路神秘人马啊。豆哥一下子有了当年韩信暗度陈仓的感觉,不过也坐实了“2024年国庆长假第四天苏州太湖渔洋山景区发现两个外地男子绕后山逃票进入景区”的恶性事件。回头看刚才走过的木门,顶上写着“孙武道”。赶紧手机查了下,跟豆哥一起学习,原来孙武“三令五申”、“斩二妃”、拜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附近。
从苏武道杀出沿着上山公路,随着零零散散的人流往上走。走不了几步就有一个绿地平台,从平台上往外围看太湖就在手能够到的地方。不用像刚才一样找路探路赶路,俩人终于可以放松地享受美景了。偷拍豆哥一张照片,从肢体语言看,小哥很放松。不管小哥嘴上说没啥看的,对于从树丛中钻出来,从栏杆上翻过来的人来说,眼前这景观的冲击力,小哥就是装淡定也扛不住啊。更美的路还还在前面,继续。
沿着上山的公路一个大弯还是拐了几个弯到了另外一个歇脚点,原来是景区缆车的终点。有个刚下缆车的年轻人向豆哥打听山上路线,豆哥说自己也刚上来。然后俩人交流起来怎么上来的,然后就交流起来门票多少钱缆车多少钱。豆哥很兴奋地算起来俩人这趟误打误撞居然省了这么多钱,等下要好好吃一顿。‘
既然是缆车终点,这边差不多应该就是山顶了吧。果然附近有一个更大的观景台,排队打卡拍照的人很多。爷俩站边上都稍微等了会儿,豆哥不耐烦地站过去,就拍了这张。豆哥疑惑为啥不管拐几个弯,太湖总在我们手边。好问题,拿出地图观察下,原来我们在的地方三面临湖,像一个半岛一样伸到太湖里。
山顶大片区域比较开阔,往前走看到一个几层高的建筑。不知道是楼还是塔,豆爸是修路修桥,不是盖楼的,不太懂。走近看上面写着“渔洋阁”,阁应该也是楼吧。渔洋阁面向湖的方向好像是太湖的东山岛和西山岛,站在这里拍出的湖面很开阔。豆哥兴趣一般,在楼下观景台拍了张照片就要跑,硬拽着进去看看。
拍完湖,原地转过身拍了另一面的渔洋阁,看照片才发现下面一层的“江南第一阁”五个字。和江南的雷峰塔这些看着古建筑一样,一看就是近现代修的仿古建筑,但是还是挺有特色的。进到楼里介绍才知道渔洋山三面临湖,形如鳌首,这个渔洋阁为了表达“独占鳌头”的意思,把建筑外形设计成了龙鳌背着宝塔造型。也第一次听说鳌文化和状元文化。据说每年考试的学生都会来渔洋阁祈福文运。忘了从这里还是之前哪里看到说中国科举自古南北方分开考是因为如果放在一起考北方铁定考不过南方,分开考录取100个北方50南方50,如果一起考估计北方10个都考不到。望着在在鳌文化宣传走廊间无知地看热闹的豆哥,想着他北方血液和智商遗传的背景,却在江南湖边戏水、弄潮,居然莫名地同情起来。
往上走每层有不同的主题文化介绍,比较仔细地看了个热闹就逐层往上爬。顶楼有个大钟,微信扫码20,敲钟祈福。
以为登顶渔阳山,并且在渔阳阁上270度远眺太湖景观就是极致体验,那知道最美风景是下山时无意走入的一个角落。
从渔阳阁下来,在平台台阶上坐了会儿喝了点水,豆哥还有兴致地给老爸拍了几张湖景照片。天色已经有点慢慢变暗,决定下山。
沿着下山公路走了没多久,看到一个通往一处矮树林的小径。瞄了一眼打算继续往前走,不知道哪股好奇心驱动,俩人决定进去瞅瞅。傍晚天不是很亮了,走在小树林里有点慌。在纠结继续往前走还是往回走的时候居然已经穿过了小树林。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的尽头是无边的太湖。对于突围出树林,突然踏上这个隐蔽奢华的观景大阳台,视觉和情绪冲击不亚于几个小时前从孙武道连爬代翻进入景区。草地上有人说这里是太湖最佳观夕阳的位置,他们经常来,今天专门坐在这里等日落。误打误撞让我们在对的时间赶到了对的地方。刚才那个人的介绍应该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就是下午从后山超过我们带领我们从孙武道上山那个当地人。
描述在这个绝佳观景台观察到的太湖夕阳美景的这段就留给豆哥,这里放一张照片作为看图作文的输入。
大家很用心、安静地观察、拍摄太阳从太湖缓缓落下后,三组人又开始了交流,如苏州周边哪里最值得去,苏州的公园年卡怎么用最好等。豆哥也向其中一组输出内容比较资深的旅游者咨询了西山岛怎么玩,为自己明天的行程做功课。
随着天更暗下来,大家都开始下山了。又钻过那个小树林中的窄路,到了下山的大路上。下山时天黑得很快,也是,刚才是目送太阳掉进了太湖里。而且,温度也冷得很快,豆哥的阿迪达斯外套不知道啥时候都穿上了,拉链都拉得很严实,刚才上山时热得都想把这件外套扔了去。同时,刚才在山顶上惹的豆哥狂赞的小风,也有点来劲了,虽然不是那么冷,但确实有点凉了。赶紧跑路,回车里就没有这么大风了。
然而,最精彩,最喜剧(本来手机输入戏剧,发现同音词更准确)的一幕出现了。刚才只顾着尾随那个守在观景台上看夕阳游客一起往下走,一路下来就走到了景区正门口。我们这两组可能是这个景区今天完成游览的最后的一批游客。不同的是他们从当前出口隔壁十几米的入口进来的,跟在他们后面的这俩人,这两个非故意逃票的,从哪里进来的自己也搞不明白。
出了景区大门很宽的公路,很大的停车场。与我们下午停车的地方不是一个地方,从附近环境看,甚至不是一类地方。隐隐地有种诡异的预感,还是安慰豆哥说,这些路都连着的,应该不远,我们找找看。
天已经全黑了,眼睛看看路是不可能了。过了不一会儿路灯亮了,眼睛是能看见路了,但是发现咱也不认识路啊。导航打开,看见当前位置,但是目标位置,我们的车在哪里呢。地图上一大片山,周围270度被太湖环抱着。地图上看到的全景风景更壮观,但是这会儿爷俩没有平时那么贫嘴地交流下了,又冷又饿的身体支撑着疲惫的脑子在灵魂拷问:我在哪里?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大山里没有路口,没有认识的路标,就记得当时停路边上了。还好豆哥回想起来,那会儿上山走了几百米经过了一个叫@z@qq.com墓的地方。目的地输进去,应验了刚才的猜想,在180度角的地方,直线连过去中间正好是背后这个渔阳山。这也证实了我们确实从正后山进来,从正大门出来。但要走过去,只能沿着山路走出一大段弧。
看着导航车行要6公路,走了几步决定打车。幸运在这黑乎乎的大山里,还是有司机从十几公里外接单了。在黑黑的夜,站在冷飞里等车,心里也是暖的。没有了平时打车嫌司机远,嫌司机慢的矫情,只是感激和希望。过了不短的时间,司机在这个没有太多标识的大路边找到了我们。钻进车后排那一刻,生理的温暖和心里的温暖抱着团涌上来。
豆哥上车嘴也可甜了,其实还好也没多远。俩人甚至对着地图的距离和预估时间畅享着这公路十分钟到车边,虽然西山岛进去现在堵车估计也能很快吃上晚饭了,只少不用在车外挨冷了。但故事就这么戏剧性,喜剧性。虽然前面够惨够囧,但更刺激的还在后面。
十分钟的车程开了两分钟,开到了车行进景区的公路入口。看着前面一辆车开进去后,保安缓缓地把入方向的栅栏拉起来。司机赶忙上放下车窗去问情况,坐在后排的爷俩还悠哉地看热闹。即使听到保安说“晚上时间到了,只允许山里的车出来,不允许外面的车进山”,还是觉得在这么荒的地方,交通管理不会这么严格。直到下车跟司机一起反复交涉,说“我们的车就在前面几公里,取到车马上就走,不停留”。然而,无果。保安解释也能理解,这不是个交通问题,这是一个安全问题。
虽然当司机边说“收了起步价没走几步没送到目的地很抱歉”时,我们说没事没事,并准备下车,但真下了车,发现不是没事。更冷了,不知道是因为几分钟就又降温了,还是因为刚才的车里太暖和了。
这个机动车出入口只管车不管人,车不能进,但是人可以进。尝试走进去,把机动车导航改为步行导航。豆哥之前面对步行导航的时间估计有个著名的论断:跟妈妈一起走了一般实际耗时是导航估计的两倍,跟老爸两个男人走路实际耗时一般时导航预计的一半,并且会示范前一种怎么缓缓地走,后一种怎么快速地冲。但是今天面对导航上提示的时间,豆哥脑子里似乎算不出时间预估时间了,裹紧衣服耷拉着脑袋顺着公路往前挪。走在后面,看着这个步调和节奏,想开玩笑说这不就是你跟妈妈走路的节奏吗,还是忍住了。在这个空旷的大山里,周围除了偶尔几声鸡叫声,剩下就是俩人没吃饭的喘气声和没有劲的脚步声。不担心这时候讲个笑话估计比这里气温还要低,担心打击到豆哥前面几公里路怎么收场。
突然看到前面有点光亮,一辆车迎面开过来,应该是游玩完开车出景区回家的。顾不得多些赶紧在路边招手,车子慢了一点,然后一脚油又开走了。能看见车子后排坐着小孩,一家人应该在渔阳山玩了一下午要开车回家吃晚饭吧。豆哥已经到老爸耳朵一位置了,在天黑深山里司机看到这俩陌生男拦车,想停下了又开走了也可以理解吧。唉,如果天亮一点,看见豆爸善良的外貌和遗传了豆爸善良的外貌的豆哥,司机应该会认为我们是好人吧。
继续往前走,又迎面来过三辆车,准确说三波车。尝试又第二次招手没有被理睬后,后面也就不招手了。只是天更冷了,可能是我们更饿了,也可能是更往山里气温更低了。
继续往前走,看见路边有有人歇脚的驿站,印象中有些这种地方有共享单车或共享电瓶车,但这里,现在,没有。
继续往前走,看见有一个两个骑电瓶的人迎面过来,应该是景区维修施工的工人,身上穿的和安全帽和豆爸当年在工地上是一个样的。快速盘算能不能说服好心的工友停下了,把电瓶车借给开几公里去取车。当还在运用小学过桥问题的模型套用怎么把豆哥带在身边过去,怎么找到车,电瓶车也能还回来时候,电瓶车已经迎面开过去了。饿肚子脑子转不动,人也迟钝。
继续往前走,更冷更饿了,路上啥声音都没有。开始有点后悔刚才没有跟着网约车先找个地方安顿。这么偏的地方,有点危险了,豆妈要知道肯定要骂了,比豆哥小时去济州岛完误了穿,被困在牛岛上找住的地方还要囧。也是天好黑的时候,那时候虽然语音不通,但起码周围有人有小饭店,豆妈通过翻译软件和路边人交流找到了一个小卡车拉我们到一个村里小民宿安顿下了。豆哥那是还幼儿园,不知道担心害怕,只是起哄还被误了船气急败坏的豆爸骂了。现在路边没有人,豆哥也没有小时候那么无知者无畏,有点哭腔说爸我有点饿了走不动了。
越走越荒,虽然断定这山里应该没什么野兽,往前的路安静得有点吓人。往前,进入山里越来越深,光线越来越暗,气温越来越冷,离车子多远也是个导航按照假象目的地估计的大致距离;往后,走回到刚才机动车入口再打车,刚才艰难的行程再来一遍。后悔刚才带着豆冒冒失失闯进来,真正绝望的进退两难地步了。
正在这时,沿着公路拐过一个大弯,隐约看见远处一辆白车停靠在路边。绝望时看到希望,说的应该就是这种感觉,沙漠里看到绿洲就是这种感觉吧。峰回路转,最贴切,说的就是我们这会儿俩绕着山在路边上拐了个弯吧。
爷俩瞬时来了精神,恢复到标准的二倍速步行导航模式往前冲。但是越走近发现越不是我们的车的样子。刚才导航就显示离目的地还早。唉,不是沙漠里的绿洲,这是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啊。
但只是望梅止渴也是用的,一下来了精神,有劲了,也不冷了。再走近到车跟前看是一辆陕J的车牌,车子附近的草地上四五个年轻人正围在一圈打扑克,吃东西聊天。仿佛一下子从荒野里回到有人的世界,豆哥的舌头貌似也没那么僵硬了,支支吾吾了几声看着他老爸。爷俩虽然刚才被两辆车拒绝了,但那都是启动的车,这俩停在路边的车,而且还是咱老乡的车子,我们决定再尝试一把。
歇了半分钟,我跟打牌的人打了个招呼。没顾上攀老乡直接说明了意图,我们车子在前面几公里处,实在走不动了,能麻烦送一段。陕西乡党就是热情,了解情况放下手里牌就抓起车钥匙打火开车。爷俩有点狼狈地坐进车后排,上车才简单地互相交换了身份信息,确认是老乡。路上没人没车,尽管有弯,车子开得很快。继续着刚才的步行导航看,感觉才开了几分钟,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就听豆哥就大声呼叫:“在那儿,在那儿,那是我们车,到了到了”。
山的边上,湖的边上,是这条公路。公路边上,我们的车子在凉风中孤零零地在等我们,这俩二货随便把它放下就跑路了。
下车去开车,还没开动车,那辆车已经一把掉头撒欢跑了。豆哥也有了精神,又开始日常节目调侃他爸:“刚才那个哥哥开车真帅,拐弯都不怎么减速。特别是刚才掉头那下,一把掉头油门呜的一下就冲走了。要是你,估计至少得倒车两三把才行”。我的儿子,你懂我,先让我倒几把从路边草地里挪到路上来。
开车到刚才位置时,送我们的小伙子在都车熄火在打牌了,说不定人家都打了一把了。把车停在那辆车前面,跟豆哥一起下车,让豆哥给几个哥哥姐姐打了招呼,说了谢谢,就继续爷俩的旅途。
目的地,西山岛,导航走起。意外惊喜,发现这会儿从太湖大桥上岛的路完全不堵了。
进到酒店放下东西,一刻也不停留就找了最近的一个隆兴记面馆填肚子。面馆很大,非常大,江南大户人家庭院。坐在院子的座位上,听着假山上的流水,看着池塘里的鱼和花,点了两碗汤面。
可能是忙了一天,坐在很安静。远处听见老板娘嘱咐几个端面的阿姨等下熄灯把大门关上。原来安静是因为这么大的院子,这么多的座位,只有我们这爷俩在用餐。这才看见,不远两大排服务员站在两边,像电视剧里大户人家的场面一样。只是她们望着这边中央的座位不是在等少爷吩咐啥,而是盼着这俩人快点吃完打烊收工。
吃完回到房间,豆哥没有催就洗漱睡下了。评价这个酒店虽然房间小但比昨天常州恐龙园对面公寓舒服。严重同意,出来第四晚,终于订到两张床的房间,不用担心你抢我被子了。